透过酒店行业 看待全面经济市场的复苏
2020-10-23

迈点网 · Seven/编译

尽管中国的酒店入住率回升仍然显示出偶尔的动荡迹象,但专家们并不像世界其他地区那样担心中国的房价下降。中国仍然是酒店业最大的大流行病恢复成功案例,包括万豪等公司在内,都曾预计中国的酒店收入最早可能在明年就能回到2019年的水平。

根据STR的数据,截至10月3日当周,中国的酒店入住率仅略低于60%。而据Truist Securities报告,尽管这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以上,与平均水平相比也有所下降,但就最近28天而言,与2019年同期入住率相比仅下降了约4%,而此时未计算黄金周后五天的数据。更多的酒店业者对中国的表现充满信心。

供需同步增加,黄金周数据喜人

纽约大学教授杨晶说:“目前,全球酒店的入住率有所提升,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酒店开业,而供应的增加确实有助于入住率的提升。”

Truist Securities数据显示,今天的中国客房供应量比2019年下降了约7%,而在中国最严重的疫情大流行期间,大约35%的客房供应处于离线状态。尽管这显示出更多的酒店所有者对市场的信心,但这也意味着在节假日以外的低需求时期,也会有更多的开放酒店房间计入入住人数,那时候的入住率的分母将会更大,也就意味着入住率会更低,但这并意味着是什么坏事。

杨晶教授补充说:“供应和需求肯定总是齐头并进。越来越多的酒店开业,黄金周之前,有将近95%的酒店重新开业,但由于2020年国庆的时间恰逢中秋节,由于长假的原因,今年的黄金周会有更多的旅行,需求自然随之上升。”

从结果来看,假期的合并正是中国酒店入住率在上个月出现同比罕见增长的原因。分析人士强调,季节原因导致的双节统一是中国全面复苏之路中一些急剧加速的关键因素。

尽管尚未公布黄金周的最终酒店数据,但早期的游客支出数据显示,即使国庆和中秋两个假期重叠,但2020年黄金周仍然取得了成功。据CNBC报道,海南省休闲旅游的免税销售额比2019年增长了近150%。

市场供过于求,全面复苏仍需时间

在酒店复苏方面,中国的步伐仍然明显优于美国等世界其他地区。尽管本月初中国每间客房的收入下降了20%,但在美国仍下降了48%以上。

PKF Hotel experts亚洲区负责人罗宾·瓦廷格(Robin Wattinger)表示:“至少在某些市场领域,由于多年来普遍供过于求的积压的市场背景下,(至少)在中国部分地区的全面复苏将只有在边界重新开放之后才能完全实现。” 

尽管中国由于对疫情的防控水平,以及强大的国内旅游基础,使其旅游经济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大量外国旅客的旅行限制,中国仍然面临着大城市的入住率进一步提升问题。

拥有大型会议设施的高端国际酒店,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将继续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酒店的用户面朝国内市场,尤其是在休闲目的地,预计将表现良好。鉴于国际紧张局势以及习近平旨在促进国内消费的“双循环”政策,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