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酒店投资生存现状,权威发布!
来源 I 中国饭店协会 侵删
自2020年疫情爆发,全国范围内已相继倒闭了约5.6万家酒店,目前已复工复产的酒店中,不乏有众多酒店投资人仍在负债经营。为及时了解连锁酒店投资经营状况,有效获取酒店投资人的真实诉求,保证疫情反弹形势下酒店投资经营的健康发展,中国饭店协会连锁酒店投资专业委员会发起“2021连锁酒店投资经营状况专项调研”,盈蝶咨询负责共同组织实施完成。
本次调研工作自2021年8月12日起至2021年8月20日结束,累计收集到全国各地酒店投资人的有效调研反馈190份,涉及741家不同档次的酒店门店。
随着2021年7月20日升级版毒株德尔塔在南京禄口机场被发现,波及多省,期盼已久的暑期旺季被迫提前结束,酒店行业再度遭受重创。
据调研结果显示,近90%酒店投资人表示,综合来看本次疫情复发一方面掐断了全年最旺的暑期客源,一方面给现金储备已近枯竭的酒店人雪上加霜,综合来看给酒店投资人带来的打击甚于2020年初。
近期据各地酒店投资人提供的经营数据显示,当下疫情地区酒店出租率平均在20%以下,其他非疫情复发地区酒店出租率也下降至平均50%以下,损失较为惨重(隔离征用酒店除外)。苏州、无锡、成都(均为旅游城市,以商旅客为主)等地的中高档酒店投资人表示,目前的营收及营收完成度比20年“新冠”时期更为惨淡。
疫情再次给酒店企业带来现金流压力。不少酒店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有46.8%的投资人在控制用工成本,有45.8%的投资人表示有可能会考虑裁员,甚至有16.8%的投资人表示如情况持续恶化,会考虑关停部分门店。虽然有政府出台的帮扶政策、银行适当放款援助企业,但对于酒店业的现金流危机来说效果不明显。
这次新冠疫情给酒店行业带来的影响超出预估。98.2%酒店投资人表示目前的酒店经营状况低于之前预期,并且仅有9.5%的酒店投资人表示仍有信心继续经营下去。当下,酒店应因地制宜,加大开发“周边游”“本地游”市场,寻找一些本身或者跟周边景点搭配的“组合产品”进行推广。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酒店管理公司积极有序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酒店门店及投资人的经营、生存状况也同样需要高度关注,为保证广大酒店从业人员的就业、维护广大困难业主的可持续经营,促进整个酒店行业的稳定、有序、健康、和谐发展,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尽快落实《商务部 财政部 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 银保监会 外汇局关于支持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函[2021]442号),帮助酒店投资人渡过难关。
01
建议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建议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
减税方面
1.建议受疫情影响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申请延期申报。
2.建议对受疫情影响的“定期定额户”合理调整定额。
3.建议对纳税人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免征2021年6-12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4.建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
5.增值税:建议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季销售额未超过4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6.企业所得税:建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降费方面
1.建议政策期间免征收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2.建议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的“基本医疗、地方附加医疗、医疗生育”企业减半征收,“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企业免征的政策(同20年疫情期间降费政策)。
02
稳定用工
1.酒店服务行业不裁员,建议2021年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2.对灵活用工进一步包容监管
03
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1.建议对酒店(住宿)企业承租国有全资、国有控股及实际控制国有企业的行政事业单位权属的土地房产,在有效合同期内,对中高风险地区的给予减免3个月租金,其他地区的酒店(住宿)企业减免2个月租金。(前提:满足稳定用工要求—— 不停业,不裁员)
2.建议对非国有企业和个人业主对酒店(住宿)企业减免房租1个月及以上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疫情期间,承租者向业主申请租金月付的,业主应予以配合。(前提:满足稳定用工要求—— 不停业,不裁员)
3.建议各品牌方对中高风险地区门店的加盟费、CRS费、佣金、管理费等各项费用,疫情月8月份全免,9月份减半收费。视疫情控制与发展,减半收费政策酌情延期。
4.建议OTA渠道平台对中高风险地区酒店的中介费,疫情月8月份全免,9月份减半收费。视疫情控制与发展,减半收费政策酌情延期。
04
加大金融支持
1.建议金融机构结合住宿行业企业特点,创新优化融资产品和服务,助力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2.建议金融平台全面减免中介费。
3.建议对于为复工复产进行的金融支持的对象,通过展期、续贷等多种方式加大融资支持,满足企业持续经营的合理资金需求。
05
财政扶持,消费促进政策
建议加大“会展业” 支持力度,以促进消费提升。